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早期癌症筛查VS.过度医疗5 e2 w- m" P' o' L: ?4 Q
8 f# I% ]+ Y5 T+ V3 y癌症治疗现在基本的情况是:在癌症初期治愈率普遍较高;但在中晚期阶段,除了少数几种癌症,现在还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 I3 G/ i. c5 p; x" l
所以,国内最流行的观念:早发现,早治疗。; X5 N' R+ V) N
2 n5 N4 S0 `4 F查出有癌症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0 A) F) G2 `% L. {& O4 n# o4 {5 l1. 感到有症状或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出来。
5 k% U7 n# X4 X2. 因为其他病症去医院检查,结果附带查出来有某种癌症。5 I8 A: |1 n Q% g8 c6 {% T
3. 常规体检,查出有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癌症。7 g4 C0 ^8 `6 s) ?/ r
4. 有针对性的癌症检查,像常规体检一样定期检查,检出异常。
5 ~: d$ ^' b* g" p" d7 P" G5. 属于特定癌症的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遗传,长期吸烟,肝炎病毒携带者等,需要定期检查。
; W, k' `7 f% H) E/ n* ?' x0 L$ l l
德国医生普遍认为:有直接症状的疾病最严重;其次才是被发现但无任何异常的疾病。真正需要担心的是那些恶性的、致死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癌症。/ B* Y) \ ^2 v9 s7 u! J
' h- g8 s, }; l+ D很多人是带癌症生活,不知道自己有癌症,最终也并非死于癌症。
0 h" {& W4 X# c' c! x L5 B3 ^0 }7 r" J% j" ]& x* ?/ R/ f
以前列腺癌为例:有六分之一的男性会在这一生的某一时刻得上前列腺癌。但是,并不是所有前列腺癌都是恶性的,反而大部分前列腺癌发展得很慢。许多人是在老年得上前列腺癌,而且很少有前列腺癌直接致死的现象。40~60 岁的男性里33%患有前列腺癌,85 岁的男性里75%有前列腺癌。
. `5 R% @1 `) n8 ?' Z, @, t# @+ }1 P0 m3 ?
类似的还有乳腺癌,对 80 岁以后去世的女性解剖表明,67% 的人有乳腺癌,但是只有 4% 的人死于乳腺癌。! ^ g/ P' s9 q& @0 h
* S+ b8 I) @8 C) ]2 U. @( g$ D* r5 X
3 v" I( E k1 V) _( Y; J7 f6 z& W
“怎么就得上肿瘤了呢?”
8 o6 i9 l, V: n; ^7 r( N
+ L# F1 _' G( u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患上肿瘤了?肿瘤的发展有哪些阶段呢?以下就是肿瘤发展的五个阶段:
5 a. T1 O; j; K* f( C癌前阶段:0 L" u2 y4 A- Z* |- V7 C! b/ ]
& t( {# u/ w0 W6 W- p& D O! |: E
一般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平均15-20年,有的可能长达数十年之久+ u3 D f% T1 b+ W5 f3 u
9 p2 J1 D- {4 ^, z( m
原位癌阶段(一般称为0期)' k& m/ ]& A/ e0 @6 |, u
一般持续1~3年,肿瘤大小2cm以内,大部分可以治愈2 u6 N/ p; E* ~# d4 B* {
浸润癌阶段(一般用T代表)
: V$ W2 ^4 ?- q) E$ p一般持续几个月,肿瘤大小2至5厘米,已由发生的部位向深处浸润
; c) P+ H/ g" ~; g& t5 r& B. X+ }
局部或区域性淋巴结转移阶段(一般用N表示); h- X" N) J. z2 s# M+ q
中期,肿瘤大小超过5cm,由发生的组织沿淋巴管转移到淋巴结
) a4 D" h: m' N0 D& ^远端扩散阶段(一般用M代表)
9 E8 [6 j& G( j& P2 o U: K晚期,指肿瘤细胞随血液流传到远处器官0 R& F/ B1 k! n' ?% z4 H
$ {9 H% b: |% [1 n, P$ |1 B6 _由此可见,越恶性的癌症,发展速度越快。这种癌症的最佳治疗时间窗口,可能只有几星期,这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等不及什么年度体检的,所以在早期的癌症筛查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 U, A$ f9 h' V
' c1 L6 k: x! p; c# Q5 D早期癌症检查很重要,但是争议非常大。对早期癌症检查的争议,不是在于它们能不能救癌症病人;而是在于是否会过度医疗,对大部分人带来不需要的额外负担。尤其是对自体无症状时早期癌症检查的研究难度大,现有方法的准确度低,对被检查者的负面影响也不少。
; s. |0 Q! q" _6 g3 V" l9 i$ [, }: o9 f0 r3 _7 b/ `1 R
* |" H3 E2 o9 \( Y早期癌症筛查的三板斧
' T* K9 g) v9 Q- n" E2 C1血液检查技术( e t: U0 `1 \; E
. t: e5 g2 |% S# S( R- v6 T; L3 H
如果血液中存在癌细胞,这些癌细胞会向四周散发特定的分子,比如促进血管生长的因子(癌细胞也需要营养),阵亡的癌细胞(癌细胞是不正常的细胞,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也不是吃白饭的)。癌细胞被分解后会有一些特别的分子被释放,这些分子进入血液后,对血液做专门的检查,就能找到这些癌细胞。
3 g- y& D! T7 F0 h q1 |5 a通常做法是把癌症病人的血液和正常人的做比较,看有哪些成分上的不同,最后找到最有代表性的分子成分。! G6 }& J6 A- g0 l0 i, p7 [. j
4 ]# _- S! `) x3 Y, }* \ 
8 B- [" f9 `/ C但是,这里存在3个致命的问题:
4 `- l( ~' F2 S* h. d8 `9 O0 O4 R* E' `# C& l3 B. T
a,这些早期肿瘤因为小,能释放入血液中的分子也少得可怜,对检查的灵敏度有极高的要求。6 a4 f9 J2 s$ S) p6 Z
* m; [* m9 V. k' F/ Nb,这些癌细胞能释放的分子,很多正常细胞也会释放,误诊不可避免。
% U" C0 \0 k! L; e* d' b$ t
- X$ C' A: [1 ^; g$ pc,早期检查的对象是没有任何症状但后来发展成恶性肿瘤的所谓正常人,而用来找这癌症特征分子的参考样本却是从肯定得了癌症的患者身上得来的。对于肯定得了癌症的患者,癌症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这时候的肿瘤比起早期肿瘤来说有了很多重要的变异。
1 e8 a3 H; ^+ c& ?% j例如PSA 是一个相当常规的检查,但就算是 PSA 这样的检查也有很高的错误率。' d8 |; a% X6 i
美国有超过 3000 万男性做了这个检查。一般的建议是 50 岁以上的男性都要定期做这个检查。可是,美国政府的 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公布的数据:在 1986 年到 2005 年这 20 年间,有 100 万美国男性因为接受 PSA 检查而进行了手术或化疗,5000 人死于手术,1 万到 7 万人有严重的手术引发的其他问题,有一半人在精液中发现红细胞,20 万-30万人丧失了性能力。6 e$ b ~) P6 x' e0 z& W7 M
 ' A/ ]) U# W* m4 Z" ]
所以仅靠血液学检查是不够的,癌症的确诊还是要靠病理学检查(活检)。
% x( ^/ f6 Y, X6 x2 T! v3 k( T2  病理学检查% T2 ]: y3 Q3 W- X1 }5 S0 ]2 ^
7 j2 O# {( }' U S9 F6 o# b病理学检查就是首先观察大体标本的病理改变,然后切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 d4 a. c; R3 s+ e
1 {2 b( O) z1 ? { T5 X, M
但病理学检查也有诸多弊端。比如前列腺癌,有20%的活检对恶性程度的判断是不准的(更糟的是,活检本身还会增加癌细胞脱落,扩散和转移的风险)。还有黑色素瘤,某实验让几个病理专家拿出自己认为典型的病理切片让其他专家检查,结果呢,即使是这些典型的切片,也有四分之一的病例是大家无法统一认识的。在德国夏里特医院最顶尖的黑色素瘤治疗中心,每个活检是由三名癌症治疗教授同时过目,共同决定,就是因为有些肿瘤,尤其是早期的,很难确诊。
( `( O" A1 V# K1 l" {9 {6 F/ F
% H( C V6 ~; k4 u7 B' [/ ~但是在宫颈癌上,因为其病毒诱发的特性,适龄女性做宫颈刮片(Pap Smear)检查,还是很有意义的。
& S" ?: B4 f% c4 i6 n% y( F# w! I3  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和PET-CT)
! [0 C C; _' C0 J( s K9 c% }; Z1 A2 E( O* j9 Q" L
前几年比较热门的乳腺癌检查项目:乳房X光片(Mammograms),最新的研究证明其负面效果大于正面。近期最先进及最流行的PET-CT检查,其准确程度也只能达到90%(建议找两家以上医院或者两位以上医生进行诊断或者治疗。)4 m: a; E0 b) a) U' H
" P: M$ S( X& m( h' q: ~$ X7 H4 n/ I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这么热衷于癌症早期检查呢?而且不仅限于癌症,比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等。) Y2 \* [! I: P% n- ^
4 d8 q: q; X; {3 L, \因为这个社会在不断地向大家传达一个理念,就是健康的生活是常态,任何不健康都是危险的,要纠正。(而德国医生认为不健康才是常态,比如感冒,拉肚子,头痛鼻塞,蛀牙,崴脚等等 。)$ Y$ |! y5 E6 b: X/ G
1 z: c1 q3 W( M生活中常常是这样:你去看病,医生把你的病说得越有模有样(也许是你从未听说过的名词),你还越高兴。如果医生说你没病,你可能还觉得医生不行。
/ \( O2 |, m$ R5 j; G- F) E9 p5 ]
* D: t8 P, I, o
误诊有两种:一种是有病没查出来,另一种是没病找病。大部分人宁愿成为后者(抱着治治总没坏处的想法),也不愿成为前者。医院和制药公司可喜欢这个了。你不是想找病么,那就把正常的指标定低点。中间那段呢?叫亚健康!某某病前期!
, S! H7 ~: K& f5 m3 L
" q& F: T e0 f# q2 r8 B本来是有病才要治的,现在没病的人也要定期做检查了,亚健康人也要吃药了(某个癌症一年才几万人啊,检查可要查几百万上千万人啊,全是钱啊)。结果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但凡可以赚钱的,都被推前了。
7 I; q4 g+ O7 y9 _% r) Z! r
: q$ Q) n7 N7 l- z" V, S本来是可能发展不出来或过好多年才能被检查到的肿瘤,早早被发现了,你也就早早成了一个癌症患者,早早地进行治疗了,提前走在争取做一个癌症幸存者的道路上。; C$ M$ U Z2 b/ L( q0 b5 H5 f# ]
|
|
|
|
共2条精彩回复,最后回复于 2019-3-2 09:43
尚未签到
国内的医生和国外的医生认知就不一样,这就是现状。7 Q* @3 E: x- P+ \8 o! ]
|
|
|
|
累计签到:858 天
连续签到:33 天
[LV.10]至尊爱粉